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前沿

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8-08-03 14:15:24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全市园区发展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智慧园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智慧园区是指在各工业园区(含两江新区、各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园区)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的载体和平台,使园区管理服务等更高效便捷。其本质是以提高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可持续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及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先进园区发展理念。

 (一)建设智慧园区是落实中国向制造大国方向迈进和重庆市成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指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方向应为生产绿色、产业耦合的新时代智慧园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是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具体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加大智慧园区经验总结推广和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点任务。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将智慧园区建设作为地区智能产业竞争力增强的重要体现,明确2020年前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至少15个智能园区。

(二)建设智慧园区是各地园区建设工作的热点。江苏省2014年下发《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智慧园区”;武汉市2016年下发《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并在工业资金中单列资金用于支持智慧园区试点工作;成都市2018年下发《成都市智慧园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为当地智慧园区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深圳、上海均成立了“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浙江省建立了“智慧园区联盟”并依托联盟整合行业资源发展智慧园区。

(三)建设智慧园区是推动我市园区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自2002年启动园区建设以来,我市已形成“1+3+7+36”的园区架构体系,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78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80%,园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但与园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市园区信息技术设施现代化、公共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资源利用绿色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等水平仍相对滞后,难以有效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市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特别是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园区管理与服务手段,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效能,助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加快推动我市园区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任务。

二、智慧园区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我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思路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宗旨,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促进全市园区转型发展。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智慧园区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对全市“1+3+7+36”共47个园区的全覆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及园区智能化平台体系建设完备,统一运行监测实现全面覆盖;园区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对园区创新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园区智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智能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三、智慧园区建设主要任务

(一)升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高速泛在、适度超前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园区全光纤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现“万兆进园区,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协调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向园区延伸。建设高品质无线网络,实现园区公共区域和办公楼宇4G无缝覆盖和免费WiFi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开展5G网络应用试点。加速建设NB-IoT、eMTC网络,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支撑智能制造应用发展。加快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园区智能化管理和应用发展。

专栏1  园区基础设施升级

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强化与基础通信运营企业的沟通协调,根据网络目标要求推动骨干通信管道的扩容工作,推动网络到园区、楼宇和桌面的光纤化改造。园区配合开展网络测试工作,围绕网络盲区进行协调配套和完善位置较好的站点建设4G基站,提升无线网络覆盖质量。鼓励建设5G基站,引导园区企业参与5G应用试点。针对对外贸易型、服务型企业集聚的园区,开展国际直达出口专线到园区的建设工作。

园区免费WIFI建设工程。结合全市公共区域免费WiFi建设工作,围绕园区公共区域和办公楼宇开展免费WiFi建设,重点区域建成超级智能WiFi热点,并与市公共区域免费WiFi的认证实现无缝对接,纳入统一管理和运营。

工业互联网升级工程。优化和调整园区核心网络,加快工业互联网解析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质量。加快IPv4网络向IPv6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支持海量工业互联网终端应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生产制造环节的网络化、标准化改造,推动内部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高效互联。

园区硬件设施改造工程。以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需求为牵引,利用物联网技术设备加快园区楼宇、道路、路灯、监控、地下管网等传统设施的升级改造,实现园区硬件设施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二)构建智慧园区平台体系。

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按照“两中心(市级监管中心、园区管理中心)、三平台(市级管理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园区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纵向构建市、园区两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横向打造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形成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管、融资服务、产能共享、协同创新、协同物流、协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园区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园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全市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统一运行监测实现全面覆盖,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专栏2 平台体系构建

市级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园区统一管理平台建设,重点围绕园区经济运行监测、用地监管、标准厂房管理、数字地图、项目建设、辅助决策、协同办公等方面开发功能,全面增强市级主管部门对园区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协同办公水平和辅助决策效率。

园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优先开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包括政务服务、融资服务、企业协同创新服务、智能应用共享、产业链协作服务、产能共享、物流协同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以及包括物业管理、消防管理、视频监控、园区广播、环保管理、安全巡检、楼宇自控、能耗监测、地理信息、应急指挥、智能照明、停车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等功能的管理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各园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应确保符合市级统一管理平台的相关要求,并具备与后期市级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能力。

(三)推进园区产业智能化。

按照“系统布局、产业集聚、特色发展”的原则,鼓励各园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等智能产业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智能产业,打造特色智能产业集群。

按照“需求牵引、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的原则,鼓励各园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广普及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和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以智能化应用为特征的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生态引领”的原则,围绕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积极引进科研机构、解决方案(产品)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平台开发运营商等,提升智慧园区建设支撑服务能力,培育智慧园区生态圈;鼓励各园区围绕智慧园区建设进一步释放外包服务需求,围绕园区特色产业整合企业共性智能化外包服务需求,做大本地智慧园区服务市场规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智慧园区建设,积极探索PPP(公私合营模式)、BOT(建设-经营-转让)等多种智慧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模式。

专栏3 智能产业培育发展重点工程

智能产业发展工程。选择一批智能产业基础较好的园区,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补齐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选择一批产业发展环境较好的园区,按照特色发展的思路,选好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以“精、专、细”为特点的特色智能产业基地。

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以特色产业基地(园区)为重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企业制造方式智能化转型、产品智能化升级、企业管理智能化提升,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智慧园区生态圈打造工程。组建重庆市智慧园区服务联盟,围绕全市智慧园区建设、运营及管理等内容,引导方案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软硬件开发商为园区服务和管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服务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撑和设备维护,推动形成线上与线下服务、硬件与软件服务、远程与实时服务相结合的智慧园区运营服务体系,打造以园区为核心、以企业或研发机构为主体、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的智慧园区生态圈。

(四)打造智慧园区试点示范。

坚持试点先行,分年度在全市遴选一批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服务规范的园区进行试点。在满足智慧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创新智慧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打造一批特色突出、水平领先的智慧园区样板,为后续全面启动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全市园区全覆盖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专栏4 智慧园区试点示范建设

智慧园区试点工程。从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中选取一批信息设施基础较完善、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服务较规范的园区首先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重点推进高速泛在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集政务服务、融资服务、协同创新、楼宇监控、物业管理等于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并进一步拓展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创新智慧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实现试点园区管理和服务智能化。

智慧园区示范工程。在试点园区中选取一批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平台体系运行良好、产业引导效果突出的园区开展智慧园区建设示范。重点围绕园区管理服务和产业发展,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打造全市“智慧园区示范”样板工程。

(五)研究出台智慧园区标准体系。

围绕我市智慧园区建设、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研究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全方位推进智慧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由政府引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围绕智慧园区建设,研究出台系列管理规范,实现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管理规范化。

专栏5 智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性标准研究。围绕智慧园区建设及管理,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规范》《重庆市智慧园区运营及维护规范》等关键性规范文件,对全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推进计划、建设标准、运营维护等进行统一规范和明确。

建设完善管理规范体系。探索建立园区运行监督标准化体系,推进相关各级事权规范化。研究制定线上事项分类编码、管理权行使流程等标准,实现规范履职、高效服务的园区管理目标。鼓励园区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智慧园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智慧园区平台体系建设

(一)建设方式。由市经济信息委牵头,统一建设覆盖全市的智慧园区市级管理服务平台。各园区按市经济信息委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管理运行规范和验收要求,自主或联合社会力量开发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对智慧园区建设试点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二)实施步骤。

1.市级平台建设。2018年6月,完成市级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平台建设招标方案,完成项目招标,启动市级平台建设。2018年12月,完成市级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市级平台的运行调试工作。2019年6月,评估总结市级管理平台运行效果,优化完善平台功能。2020年12月,全市智慧园区管理与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2.试点园区创建示范。2018年7月,按照统一评分标准,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并确定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园区。2019年8月,首批试点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园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基本建成。2019年9月,总结首批试点园区平台建设运行效果,优化提升平台功能。2019年7月,公开征集并确定第2批试点园区。2019年12月,公开征集并确定第3批试点园区。2020年12月,完成全市智慧园区试点项目验收工作。

3.园区建设规范和管理办法编制。2018年8月,编制发布《重庆市智慧园区建设指导意见》《重庆市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建设导则》等政策文件,统一全市智慧园区建设规范。2018年12月,制定发布《重庆市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管理办法》《重庆市智慧园区管理办法》,确保全市智慧园区平台体系有序、有效运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经济信息委成立智慧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经济信息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园区处、产业处、信息化处、智能处等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和组织实施全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园区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区县、园区的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市智慧园区建设。

2.加大资金支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分年度支持智慧园区建设,根据全市智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资金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及运营,结合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补齐产业生态建设短板的“平台提升计划”,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服务平台,研究制定平台运营补贴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

3.分级推进实施。市经济信息委在牵头抓总的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各区县、园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配套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4.创新建设机制。成立智慧园区服务联盟,积极探索实行特许经营、服务外包、购买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模式,引导鼓励通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及服务商、网络内容服务商等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园区建设,形成多元协作、广泛参与的智慧园区推进体系。

5.加强运行监管。市经济信息委成立全市智慧园区监管中心,统筹负责全市园区经济运行、工业用地、项目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厂房、安全环保等重要数据的在线监测、预警、处置及联动共享、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应有作用。

6.保障信息安全。加强园区信息安全规划,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高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建立健全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落实信息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制度及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发挥测评认证、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强敏感数据管理和企业信息保护,为智慧园区的建设创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7.开展宣传培训。充分发挥市内主流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试点园区经验推广和重点项目展示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智慧园区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为智慧园区建设工作的推进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举办智慧园区建设专题学习班,分类别、分层次、分主题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智慧园区建设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